Blog 攝影札記

2011至2012年間,因為攝影,我重新沈思、品味人生,並首次嘗試以文字描繪所思所悟,期盼能在平凡的生活中、時光的流轉裡,看見簡約之美,體會生活真滋味。停頓數年後,2016年我重新開始我的攝影札記,希望透過分享自身的學習經驗,讓大家都能開心的拍照,為生活增添美好的回憶。

國美館「日本浮世繪精選展」 II

六月中來國美館看浮世繪的精選展,只有機會觀賞了葛飾北齋的《富嶽三十六景》,今天我又來到202展覽室,繼續我的浮世繪之旅,這回我陶醉在歌川廣重的《東海道五十三驛站》之中,流連忘返!

十七世紀江戶時期政局穩定、交通便利,因已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,旅遊風氣興盛並蓬勃發展,風景畫風格的浮世繪因此廣為盛行,繪畫內容不僅象徵時人對山明水秀的憧憬,也作為當時旅遊手冊資料之用。歌川廣重(原名安藤廣重)(1797-1858)雖然比葛飾北齋(1760-1849)年輕三十餘歲,但在當時可說是與葛飾北齋並駕齊驅的浮世繪大師,歌川廣重的《東海道五十三驛站》於1832-1833年左右發表,主要的出版商為保永堂;葛飾北齋的《富嶽三十六景》則於前一年1831年發行,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,此次精選展可同時觀賞到《東海道五十三驛站》及《富嶽三十六景》這兩大經典系列,真是一大樂事!

歌川廣重早期很受北齋的影響,也曾拜師不同畫派(狩野派、南畫)習藝,逐漸融會成自己獨特的畫風,《東海道五十三驛站》是歌川廣重的中年所作,描繪日本江戶時代由江戶(今東京)至京都所經過的53個驛站的景色,他以抒情的畫風描繪當時公路休息站的景象,包含日出、夜雪、春雨、冬晴,以及市民生活、廟會等各種情景,雖然有些景色是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創作出來的,並非完全寫實。

來回觀賞這兩位風景浮世繪大師之作,我個人覺得葛飾北齋以簡潔的構圖,在現實的風景裡添加許多寫意與想像空間,歌川廣重則以繪畫構圖工法,將觀者的視覺從邊緣引導到畫作的重心,雖以寫實為主,畫中也帶點寫意的韻味。我對其中兩幅畫作特別有感觸,可以觀察到兩位大師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。這兩幅均是他們以突如其來的雷陣雨為題所描繪出的「白雨」。葛飾北齋的《山下白雨》以全然寫意的方式表達山頂雖然晴好,山腳已是閃電烏黑的情景,留給觀者許多想像空間,而細看歌川廣重所描繪的《白雨》,斜坡上的旅人不僅有努力爬坡的轎夫,也有連滾帶走衝下山的農夫,左邊的斜坡與驟雨滴呈九十度垂直相交,加上近處的竹林剪影、遠方空中的雲雨渲染,則是一幅包含許多現實細節的細膩景色。

我也非常喜歡另一張名為《熱田神事》的畫作,所謂神事,類似我們現下的廟會活動,畫中的前景與後景立即將觀者帶入廟會的情境裡,而在其中參與廟會的人們個個表情生動、張力十足,加上鮮豔的色彩、視線的延伸,是幅讓人覺得趣味橫生的作品。

《熱田神事》, Utagawa Hiroshige (歌川広重)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《熱田神事》, Utagawa Hiroshige (歌川広重)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老實說,以往我對浮世繪的認識,僅限於葛飾北齋的那幅巨浪圖《神奈川沖浪裏》,仔細逛了這個展覽,才了解原來浮世繪的作品類型如此多樣豐富,除了風景畫,還包含美人畫、演員畫、武士畫及戲畫等,當然,我仍然對其中的風景畫感受最為深刻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我在精選展中看到溪齋英泉(Eisen Keisai)的《東都兩國橋夕涼之景色》(1830-44)時,忍不住莞爾一笑,此為三聯幅(三張38.8cm x 25.9cm的畫作相連而成),畫中的兩國橋是當時江戶最熱鬧的商業區,縱橫的遊船、燦爛的煙火,無數的客人,以及岸邊滿是看煙火的行人......,沒想到兩百年過去了,不論現今我們身處世界何處,每當各式慶典或跨年活動時,總吸引無數熱鬧的人潮聚集在一起,共同欣賞夜空裡璀璨的煙火秀......。想到這一幕,在驚奇浮世繪竟能如此貼近生活之餘,我與浮世繪的距離,似乎又更近了些!

 溪齋英泉, 《東都兩國橋夕涼之景色》

 溪齋英泉, 《東都兩國橋夕涼之景色》